
你可能聽過別人說「只要看技術分析,就能知道哪些股票值得投資」、「在圖表上畫幾條線,就能判斷什麼時候進場」之類的話。也許你還看到過有人拿著股票的漲跌圖反覆研究,上面畫滿了各種線條。其實,這就是美股投資的一種方法,叫做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的內容其實不少,可能讓你迫不及待想學習這種投資方式。然而,若你是美股投資的新手,我強烈建議你先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我們將會介紹技術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為什麼不建議新手直接從技術分析開始,最後還會告訴你正確的美股學習順序。
技術分析買股票的原理是什麼?
首先你在學習技術分析時,會看到許多複雜的分析圖,似乎只要學會這些,就能精準判斷買賣時機。然而,必須告訴你,技術分析並沒有堅實的邏輯基礎,它其實是一種運用歷史數據來推測未來的方法。(畢竟,技術分析主要是基於股價的歷史走勢)
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很簡單:「歷史會不斷重演,因此經濟影響也會循環出現相似的模式。只要能夠找出過去股票價格變化的規律,我們就能預測未來。」
所以,你是否已經明白了呢?
技術分析買股票的原理主要是依賴「歸納法」和「統計學」。技術分析的使用者會研究過去的歷史數據,進而「推測」出相對較高勝率的買賣時機,這實際上更像是用統計方式預測未來(也有人稱之為看圖說故事),當然其中還是包含了一定的猜測成分。
技術分析入門5大重點
聽完上述原理,或許你還是覺得有些抽象,對吧?
因此,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技術分析指標,讓你更清楚技術分析在實際應用中的案例及其思考邏輯,這也能幫助你理解為什麼我們會說技術分析有時候就像是在看圖說故事~XD
1. 支撐線
支撐線的概念相當簡單。在查看線圖時,你會發現股價在某個點下跌後會反彈上升。當你把這些最低點(或相對低點)連接起來,就形成了「支撐線」。
這條線的意義在於股價當向下碰到支撐線時,通常會停止下跌,彷彿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股價。
那如果股價真的突破了支撐線,這代表什麼呢?這可能會預示著後續的跌幅,也就是所謂的「跌破」。下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支撐線就像一股力量在底部支撐著股價,是一個很好的進場時機,也是技術分析入門的重要工具。
【買在股票合理價格以下才賺錢】
每家公司的股票都有其合理的價格,當你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時,自然就能降低成本,提升投資回報率!點擊下方按鈕,免費報名參加美股教學!
2. 壓力線
壓力線是與支撐線相對的概念,當你把各個波段的相對高點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壓力線」。
壓力線的意義在於幫助我們找出股價在特定時間內可能達到的最高點。當股價上升到壓力線時,往往會遇到阻力,無法繼續上漲。然而,如果股價突破了壓力線,則很有可能會帶來一段新的漲幅。
不過,你必須明白的是,我們提供的支撐線和壓力線圖通常是較為明顯的,實際上,有些公司的股價走勢圖可能會讓你難以明確辨認「支撐線」或「壓力線」,這樣一來,你對未來股價的判斷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3. 均線
均線的全名是移動平均線,英文稱為 Moving Average,因此你也常聽到簡稱 MA。簡單來說,均線的概念是根據過去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價格,作為預測未來股價的依據。
均線的計算可以依據不同的時間長度,常見的均線有:
- 5MA(5日線,也就是周線)
- 10MA(10日線,也就是雙周線)
- 20MA(20日線,也就是月線)
- 60MA(60日線,也就是季線)
- 120MA(120日線,也就是半年線)
- 240MA(240日線,也就是年線)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計算天數是以交易日為準,週六日及假期不算在內,所以一週是5天、兩週是10天,而月、季、半年及一年的天數則是大致估算。這樣你在聽別人講時就能更容易理解了。
雖然很多人喜歡用均線來預測股價走勢,但市場上有許多變數是不可預測的,均線僅僅是過去的參考,千萬不要過度依賴均線來判斷股價的漲跌!(同樣地,均線也不是萬能的,絕對不要只看均線就衝動買賣股票!)
4. K線
相比其他指標,K線這個術語你一定聽得不少,它又被稱為蠟燭圖(英文就是 Candlestick Charts)或 K棒,主要用來快速顯示一天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點和最低點。因為在查看線圖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時間單位,所以衍生出了日K、週K、月K等不同類型。
技術分析會根據K線的不同形狀進一步分類,常見的有7種或12種,根據這些形狀和分佈來推導出可能的股價波動規律,進而預測未來的股價。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下方的延伸閱讀中查看我們針對「K線」的詳細介紹。
【美股技術分析入門】賺錢必看的5大類技術指標
在這裡特別提醒大家,K線圖本身就能顯示當日股價的漲跌情況。如果是用黑白色呈現,空心的K線代表上漲,而實心的K線則代表下跌,這樣比較容易理解。但如果是用顏色的紅綠表示,就要注意,美股和台股的顏色意義是相反的!在美股中,綠色的K線代表上漲,紅色的K線則代表下跌。
5. 形態學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稍微進階的「形態學」。
形態學的核心理念是透過觀察價格走勢的圖表,歸納出幾種常見的價格走勢形狀,並分析這些形狀出現後,股價通常會如何變化。這裡面有很多常見的圖形,例如V形、楔形、W形、三角形收斂等等。
以V形為例,像下方這張圖所示,通常會反映出投資人因不理性的追價行為和恐慌情緒,導致股價下跌後又迅速反彈。
同樣地,我們也要提醒你,形態學的歸納雖然有其道理,但實際上股價趨勢的線圖通常不會如理論上那樣完美,必然會有一些微小的變化。
這就像寫字一樣,每個人手寫的字絕對不會和印刷體一樣工整,大家的字多多少少都有不同,但你仍然能辨認出每個人寫的是「哪一個字」。同樣的,形態學也包含主觀因素,可能你覺得是三角形收斂,但另一個人可能會認為是楔形。
補充:布林通道
布林通道的英文是Bollinger Bands,它的名字來源於提出這個概念的John Bollinger。布林通道主要是基於前面提到的「均線」和「標準差」,用來推測未來股價的變動,進而制定相應的策略。
常見的布林通道會使用20日均線作為「中軌(通道中間的線)」,上軌則是中軌加上2個標準差(upper band),下軌是中軌減去2個標準差(lower band),這樣三條線就形成了一個類似通道的範圍。
布林通道的假設是基於常態分佈,股價有很高的機率會落在這個範圍內。(注意,這是高機率,而不是絕對100%喔)
底下這張圖展示了布林通道的樣子,你會發現上軌和下軌的概念與之前提到的「壓力線、支撐線」有些相似。
技術分析投資美股好用嗎?有哪些限制?
看完以上的指標介紹,你可能會想,哇!技術分析看起來簡單易學,只要理解這些指標,再畫畫圖就能輕鬆賺錢了吧?
但實際上,這些指標僅能作為「參考」,並不能完全依賴它們來做買賣判斷。不管你畫得多勤奮,終究只能「預測」股價未來的走勢。因此,我建議你一定要先了解以下幾個技術分析的限制,以免對其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限制1—歷史不會完全重演:
前面提到的技術分析假設是歷史會一再重演,雖然某些大規則和事件確實會重複出現,但實際上並不會完全相同。隨著文明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口結構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等因素,都會使未來無法100%被精準預測。
即便能預測出95%相似的情況,但那5%的變數也可能導致股價走向和你的預測不符。
限制2—每個人用技術分析都會得到相同的訊號:
既然技術分析的畫圖方式如此簡單明確,那麼大家就很容易得出相同的結論,並做出相似的行為。雖然大概率可以成功預測,但仍然會有誤判的情況,因此建議你在資金管理上一定要謹慎。
限制3—同一張圖的不同解讀:
深入研究技術分析的案例時,你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同一張圖表,往往會被不同的人解讀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然而,股價的走向和結果卻只有一種,這就表明技術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分析者的主觀解釋,而不是完全客觀的證據。
限制4—不同指標的相互矛盾:
技術分析中有許多不同的學派和學者,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指標。在實際使用中,有時候不同的指標會給出矛盾的結果。比如,你用A指標得出的結論不成立,但B指標卻支持你的觀點,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判斷應該信任哪個指標,進而影響到進出場的決策。
限制5—總有意外事件發生:
舉個例子,2019年初時,誰能想到不久後會爆發新冠肺炎?又有誰預料到這場疫情會持續三年之久呢?
這些不可預見的事件會使得你在短期內的技術分析判斷失效,因為總會有意外發生,因此想要100%預測未來的股價幾乎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對技術分析的看法:
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早在11歲時就開始了他的股票投資之路。當時,他也曾被技術分析吸引,專注於研究圖表,卻從不關心公司的業務或財報。直到二十歲時,他才意識到自己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最終轉向成為價值投資的堅定支持者。
他曾經說過:「技術分析就像用後照鏡開車前進。」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他對技術分析的結果並不信任。
技術分析 vs 基本面分析
既然技術分析存在一些限制,那麼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投資方法呢?我們的建議是:「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的主要區別在於,基本面分析關注的是你所投資的公司自身的「體質」,例如其主要業務是否盈利、未來的發展潛力如何?公司的業務是否容易被市場替代?
你會發現,相較於技術分析專注於過去事件如何影響股價,基本面分析則更注重公司的經營表現,因為財務狀況才是影響股價的根本因素。因此,基本面分析會深入研究公司的業務、產品、財務報表等,以此來評估該公司股票的價值。
在學習美股技術分析之前,首先要具備基本面知識,否則容易本末倒置,讓投資變得像是在賭博。
如果想進行股票投資,必須好好學習,這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
【在合理價格下買進股票才能賺錢】
每家公司的股票都有一個合理的價格,當你以低於這個價格購買時,自然能降低成本,提升投資回報率!
新手應該學習技術分析嗎?美股學習的建議步驟
很多人問我們:「我是完全的美股新手,看技術分析感覺比較容易賺錢,那我還需要學習基本面嗎?」
我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學習,但一定要先掌握股票的基本面!」
在投資股票時,你必須清楚意識到,所投資的股票背後其實是一家企業。只有當企業在賺錢時,你的股票才會逐漸增值!
基本面分析幫助你深入研究所投資的公司是否盈利。相對來說,如果只依賴技術分析,容易將股票投資視為純粹的數字遊戲,甚至會像是在賭博,風險相對較高。
因此,我們建議你按照以下順序學習美股:
- 首先學習基本面知識,了解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否盈利。
- 熟悉基本面後,再學習一些技術分析的概念和指標。
- 如果你對更深入的投資知識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籌碼面分析(但籌碼面分析主要適用於台股)。
雖然後兩個步驟並非必要,它們只是讓你了解其他分析方式,並在某些情況下作為輔助工具。實際上,掌握基本面知識已經非常足夠了!
適合用技術分析的指標來買美股嗎?
無論你用什麼方式進行美股投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正在投資的對象,因此基本面分析必須學好。只有在具備扎實的基本面基礎後,才適合進一步學習技術分析,這樣你就不容易被股價的漲跌所左右,也不會偏離正確的投資方向。
美股技術分析入門:賺錢必看的5大類技術指標
技術分析通常用於短線交易,因為預測股價在較長時間內的變化難度較高。如果你是一位長期投資者,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就足夠了,千萬不要過度迷信技術指標哦~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