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就醫療服務發展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就醫療服務發展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就醫療服務發展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十月七日)在立法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就醫療服務發展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員:
很高興出席今日的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
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亦是在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同時亦是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一個新實踐。大灣區的建設目標是要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的綜合優勢,建設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其中,要建設宜居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醫療服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截至二○二○年,大灣區的總人口已經超過8 600萬,可想而知其中的醫療需求是非常龐大,大灣區的發展為的醫療界帶來很大的機遇。我們擁有很高質素的醫療服務和高效率的醫療衞生系統,特區政府會持續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與粵澳兩地共同推動大灣區的醫療及合作。
特區政府在大灣區醫療服務發展的工作已經大致上在文件中闡述,我不在此再逐一複述。我希望與大家分享三個充分反映特區政府變革求新,促進兩地醫療服務互通的措施。
第一是身在廣東省的醫管局(管理局)慢性病患者特別支援計劃。在之前,身處內地的香港市民,返港求醫以往是非常便捷,但因應疫情的影響和防疫措施,令他們很多「病無所醫」,過去兩年在內地的港人、跨境人士無法好像平常地回來香港覆診。因應這個問題,特區政府於二○二○年十一月推出特別支援計劃,委託香港(港大)深圳醫院為已經預約醫管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覆診的一些慢性病患者,在港大深圳醫院提供受資助的跟進診症服務。
第二是電子病歷紀錄「過河」。因應剛才提及的特別支援計劃,為了這些慢性病人能夠有更高質素的覆診,我們作出特別安排,在獲得病人同意及授權的情況下,幫助病人按照其意願,將他們已經載入香港「醫健通」的病歷紀錄轉交至港大深圳醫院,方便他們跟進診症,在他們覆診時,特別是藥物,可以有準確的信息。未來,我們會參考這經驗,積極考慮電子病歷紀錄跨境使用進一步的落實,希望可以使身在內地的港人能夠獲得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第三是在大灣區內的城市使用長者醫療券。其實由二○一五年開始,醫療券可用於支付港大深圳醫院的指定門診的醫療護理服務費用。這個先導計劃在二○一九年六月已經恆常化。我們會繼續評估及監察醫療券在港大深圳醫院的使用成效,並探索未來如何更好利用醫療券資助港人跨境在內地使用更多的醫療服務。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及「四點希望」: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以及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在醫務衞生局的工作上,我們希望體現在「政府主導、敢於擔當;引領灣區、創出香港;優化醫療、病有良醫;求同存異、變革共贏」。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致力與香港的醫療護理各界同仁及廣大市民攜手共建「健康香港」,亦要融入灣區、融入國家的「健康」策略,為大灣區建設以至國家的整體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我準備回應其他委員的提問。多謝主席。

延伸閱讀  ​康文署提醒市民切勿在康文署場地煲蠟、放孔明燈、亂拋垃圾或違法作群組聚集